热带岛屿上耸立的“青山”(第一现场)—探访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区

2015-07-21
转自《人民日报》

rmrb2015071903.jpg

《人民日报》2015年7月19日3版要闻


天上飞行4个小时,地上颠簸1个小时,海上漂了3个小时。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前往位于苏拉威西岛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区,出发时天还未亮,抵达时太阳已经西斜,上岸的一刻颇有些眩晕感。

然而园区的活力立刻驱散了旅途的疲惫:3万吨自备码头边的吊臂有如巨人般矗立;电厂、镍铁熔炼厂、回转窑合力运转,炽热的铁水从矿热炉倾泻而出;远处二期建设工程热火朝天,运矿车穿梭不断;开采后的镍矿区已种上树苗,一片新绿正在成长。
  这座青山下、碧水旁充满勃勃生机的工业园是首个中国—印尼工业投资合作区,由中国青山钢铁董事局旗下的上海鼎信投资集团和印尼八星集团合作投资,园区中有印尼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镍铁冶炼厂。

热带岛屿上耸立的“青山”(第一现场)—探访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区1.jpg

热带岛屿上耸立的“青山”(第一现场)—探访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区2.jpg

 

    优势产能同丰富资源成功对接
  印尼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该国第四大岛苏拉威西岛红土镍矿储量居全国之首,在印尼2014年实施原矿出口禁令前,印尼红土镍矿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供应量的1/5。“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工艺落后、人才不足等原因,印尼在镍铁冶炼方面十分落后,产能远远不足。”印尼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斯瓦格对本报记者说。
  镍矿是不锈钢的重要原料,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大规模采用红土镍矿冶炼不锈钢,无论是设备、技术还是产能,都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上海鼎信投资集团董事长黄卫峰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的镍铁冶炼产业在全球独一无二,加上融资到位等有利因素,“中企进军印尼镍矿冶炼,可以说是中国优势产能和印尼丰富资源的成功对接,合作潜力巨大”。
  “印尼的目标是增加矿产品出口附加值,促进镍矿加工产业发展,中国印尼镍矿冶炼合作意义重大。”斯瓦格说。青山工业园区未来不锈钢生产项目的开工,意味着在未来3至5年内,印尼将形成一个“原矿—镍铁—不锈钢”的完整产业链,打破国内不锈钢产业的“零记录”。
  今年4月,满载2.2万吨镍铁的轮船顺利出港,标志着年产30万吨镍铁冶炼厂项目落地生根。曾任印尼工业部长的希达亚特表示,青山工业园的建设为外国企业在印尼建设冶炼厂带了好头;印尼总统佐科表示,将采取更多措施支持建设镍矿加工厂。
  黄卫峰介绍,佐科在投产剪彩演讲中算过一笔账:原矿出口每吨价值只有30美元,炼成镍铁则价值1300美元,如果直接出口不锈钢,每吨超过2300美元;而在中国完善设备、先进工艺的帮助下,印尼不锈钢产业一出世便能站在高平台上,不锈钢产品大规模生产后,便可培养本地市场、减轻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有机会进军国外市场。
  中国资金到位最快、建设速度最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尼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成为“全球最大的镍矿石出口国”,而是希望提高矿产资源附加值,因此政府2014年开始实施原矿出口限制令,全面禁止镍矿出口。
  “印尼政府的目标在于鼓励外国投资者前往苏拉威西投资冶炼厂,提高附加价值并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斯瓦格说,“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印尼基建严重短缺,开矿设厂手续繁琐,这些问题意味着在未开发区域兴建冶炼厂代价高昂。”
  正因如此,外资矿业公司在印尼设厂格外谨慎,对印尼禁矿令颇有微词,甚至威胁上诉至世贸组织,但包括鼎信在内的中国企业充分理解和支持印尼政府的矿业政策,自2013年设立以来,青山工业园区已成为印尼出台禁矿令后资金到位最快、建设速度最快、成就最丰硕的外资矿业项目。
  除了建设基础设施和工厂外,中国企业还培养了高层次的本地管理团队、技术熟练的当地产业工人。预计至2017年,园区将为当地人创造1.2万个就业岗位。
  电站操控室,围着头巾的印尼女孩和中国女工并肩坐在操控台前,不时向中国同事请教;机修车间,中国工人向印尼员工演示操作步骤,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在码头上遇见不少印尼员工,他们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儿跟记者打招呼:“你好!”“中国,棒!”
  岛上交通不便、通信不畅,条件非常艰苦,但在这个园区工作生活已经一年的项目主管章凡乐在其中。“下班后我们就在院子里聊工作,怎么规划、怎么管理。”谈起印尼员工时,这个“80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们踏实、勤劳、诚实、肯干,虽然现在还缺乏经验,但我们一定会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把他们真正培养起来。”
  冶炼的不仅是镍铁,而且是两国人民友好的信心
  成效初见,后劲更足。上海鼎信印尼代表处首席代表杜溎骄傲地告诉本报记者,园区一期项目顺利投产,二期初见雏形,三期即将上马,预计到2017年底将建成一个具备年产200万吨不锈钢、总投资逾40亿美元、总人口6万人以上的大型制造业重镇。
  青山工业园入口两旁整齐排列着数百辆摩托车,园区山脚下的村子里,不时有摩托车穿行。4年前当地只有3辆摩托车,如今已激增到3000多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
  印尼员工尤里斯骄傲地对本报记者说,青山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现代化。园区所在的摩罗瓦利县依山傍海,居民祖祖辈辈以种地、捕鱼为生,园区建成电站后免费为当地供电,村民才用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园区还为周边8个村的居民提供免费医疗,逢年过节便会资助贫困村民并举办联谊活动。
  “从那里到那里,以前都是森林。”尤里斯指着一排民居和商店说,“现在,这一家的男主人在园区上班,我们在那些商店采购蔬菜水果,给员工改善伙食。”走访村庄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了街边的自动取款机、生意不错的摩托车行,商店柜台里卖着新款的智能手机。“中国工厂建立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县长安瓦尔感激地对本报记者说。
  走在渔村里,村民见到中国员工都热情地打招呼,无所拘束地开玩笑,活泼的孩子们则拉着中国员工去看他们养的小鱼——友好的情意深深植根两国人民的心中。“我们挖掘的不仅是原矿,而且是两国经贸交流的机会和潜力;冶炼的不仅是镍铁,而且是两国人民合作友好的成果和信心。”杜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