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

2016-09-14
GCNS 罗晟钊

“如果世界上没有一滴干净的水,一口新鲜的空气,要再多的钱有什么用。” ---《美人鱼》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各国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在我未入青山工业园区之前,想到既然是工业园区,莫罗瓦利的环境肯定很糟糕。现如今的我站在青山工业园区内,瓦蓝的天空上白云朵朵,清澈见底的海水里游荡着蓝色的小鱼,空气每天都是那么的清新,与当初想象的截然不同。在此,跟大家分享几张这里的美景。

近两年,青山工业园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园区每天都在变化。对资源的利用,既促进了园区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可能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如果对资源开采过度,肯定会造成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园区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环保问题成为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建设发展,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园区的环境保护与发展建设之间至少在短期内存在着矛盾。园区必须在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资源分配上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园区的建设,而园区的发展建设则能为莫罗瓦利长期的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分析,园区的发展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园区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青山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文明倒退来保存原始自然是可笑的,所以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工业园区的发展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工业园区发展经济从而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

 “筑万仞青山,炼百年不锈”。青山集团发展建设一向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印尼莫罗瓦利,不仅青山工业园区的员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莫罗瓦利的子孙后代今后还要在这里生活。既然是在国外发展经济,那么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当地留下美好的生活环境。

青山工业园区保护环境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如果损害了自然环境,那么青山工业园区乃至整个莫罗瓦利都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的自然灾害是破坏环境的必然结果,在抗灾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恐怕已超过了牺牲环境获得的经济发展成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违反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所以,青山工业园区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协调,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

纵然有一天我已离开莫罗瓦利,我相信当我重回时,这里的一切依然“共存”。